Bone Research:小爷我是国产刊,IF达到14.3,初审仅需7天,医学领域的不二选择!
嗨,我是《Bone Research》,一本专注于骨科学领域的国际期刊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深入了解我的“前世今生”,以及为什么我是骨科学研究者的理想选择。
我是谁?
在学术江湖里,影响因子常常被当作衡量期刊影响力的“硬通货”,但我可不止靠这个撑场面。我是《Bone Research》,一本由四川大学和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主办、Springer Nature出版的高质量学术期刊。
自2013年创刊以来,我就立志成为骨科学领域的“发声者”,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。
我的江湖地位
我的影响因子一路飙升,2023年达到了14.3分,截止2024年12月31日影响因子已经达到了14.083分。
在JCR分区中稳居Q1区。在细胞与组织工程领域,我更是以2/31的排名傲视群雄。
中科院分区中,我也是医学大类1区、小类细胞与组织工程1区,虽然2023年掉出了TOP期刊,但我的学术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。
我的“严苛”与“清白”
我每年只发表60篇左右的文章,发文量虽少,但每一篇都是精挑细选的“干货”。我的自引率仅为2.1%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这让我在学术圈里保持着清白的声誉。
我的“智囊团”
我的编辑团队堪称“豪华阵容”,主编是四川大学的周学东教授,创始编辑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曹旭教授。还有来自全球的顶尖研究人员担任副主编,他们确保了我的学术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。
我的“开放”与“代价”
我是开放获取期刊,这意味着我的文章可以被全球读者免费获取,大大提升了研究的影响力。不过,开放获取的背后是版面费——原创研究的APC为3405美元,通信/综述为1645美元。虽然价格不菲,但这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你的研究。
我的“效率”与“耐心”
我的审稿速度还算不错,第一次编辑决定平均7天,但整个录用过程可能需要184天。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长,但骨科学的研究可不是一蹴而就的,我需要时间来确保每一篇文章都经得起推敲。
我的“口碑”与“争议”
大家对我的评价挺两极化的。 有人觉得我审稿快、专业,即使拒稿也能收获宝贵意见;但也有人吐槽我投稿难度大,对普通研究者不太友好。不过,我始终相信,只要你的研究足够出色,我就会为你敞开大门。
我的未来与你的机会
我凭借高影响因子、低自引率和专业的编辑团队,在骨科学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。虽然投稿竞争激烈,但一旦被我选中,你的研究将获得更高的可见度和影响力。
未来,我会继续吸引高质量的研究,巩固我在学术界的地位。如果你有优秀的研究,不妨来试试,
相关文章推荐